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关于监利非遗,你了解多少?

2022-06-12 14:10

关于监利非遗,你了解多少?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的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那么,你知道“非遗”是什么吗?

监利有哪些非遗项目?

监利非遗传承和保护方面有哪些成果?

小编带你一起了解非遗监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其中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以及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

监利处江汉平原腹地,

东临长江、西襟洪湖

农耕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水乡文化

在这里交相辉映,

悠久的历史和地理环境

使监利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景观

和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监利市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5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插秧号子啰啰咚

空旷的田野里,原汁原味的插秧号子啰啰咚响起,声音此起彼落、妙趣横生,旋律高亢、悠长,仿佛从远古时光里倾泻而出,诉说着监利先民的智慧与勤劳。

一方水土,一方风情。“啰啰咚”演唱场景通常在水田,它采用男女接力式的传声唱法,曲式结构具有复调音乐的特色和“无伴奏自然和声”的特点,俗称“打和声”。“啰啰咚”的发音是监南地区的方言,主要以演唱民间唱本为主,内容朴实无华、生活气息浓郁,表现了农民朴野而又乐天的性格,描绘出具有地域特征的民风乡俗,透着天然神韵的本色,成为平原地区唯一具有山歌特点的原生态地方民歌。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啰啰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传承这一民间瑰宝,留住乡愁匠心,监利在柘木、黄歇、朱河、等9个乡镇挂牌成立了“啰啰咚传习所”,培养了一大批啰啰咚传承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荆州花鼓戏

翘着兰花指,荆州花鼓戏所独有的“摘花”动作的艺术美感就自然呈现出来,唱、念、做、打间满满的国风感,让人仿佛有了穿越之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荆州花鼓戏地方特色鲜明,题材来于民间,表演通俗易懂,念白采用天、沔、潜、监、洪部分地区的方言,抑扬顿挫,充满了楚风楚韵;剧目内容也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如揭露封建社会礼教黑暗,歌颂青年男女反抗封建婚姻,讴歌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讽刺达官贵人秉性凶残等。至今保存的监利荆州花鼓戏代表传统剧目有《何业保写状》、《三娘教子》、《绣荷包》、《打莲湘》等200多个。2011年,监利县荆州花鼓戏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放 河 灯

火树银华合,星桥铁锁开。河灯,也叫荷灯、七星灯。远古时,先民一般以荷叶、树皮、瓜果掏空后点上油灯做成。东汉时期,人们开始以纸做成荷花形。河灯做好后,人们大多在江河湖边流放,以祈求好收成、家人幸福平安,或悼念落水而亡的亲朋。

至今,监利南部的朱河、棋盘、桥市等乡镇依然保留有放河灯的习俗。2013年,放河灯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伍子胥的传说

这里是黄歇口镇伍场村,也就是子胥故里。2500年前,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谋略家伍子胥在这里出生,并由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2011年,“伍子胥的传说”入选 名录。

监利已收集、整理有关伍子胥的传说40余篇。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裴纶传奇故事

《裴纶传奇故事》继承了荆楚文化奇诡浪漫的艺术特色,具有构思奇巧、想象丰富、叙事方法灵活、语言精练等特点,讲述了监利人明永乐辛丑科进士、殿试探花裴纶的生平事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平子奇的传说

平子奇的传说以监利县清朝中期的义士平子奇的生平事迹为依据,经百姓口头传承演绎而成的故事。它流传在监利县以及湖南华容、岳阳和江西南昌、河南汴京山东曲阜等地,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2007年,平子奇的传说被列入荆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狮子舞 • 赶五岳

锣鼓响起,在平地上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上各放一张桌子进行舞狮表演,以避邪免灾、吉祥纳福,这就是民间狮子舞《赶五岳》。《赶五岳》以表现狮子的生活形态为主,兼有文狮、武狮的特点。

2006年,《赶五岳》被列入荆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溜老三推车

民间歌舞《溜老三推车》,又叫《赶会》,是一种有简单情节的、表现爱情的歌舞,演绎了溜老三撮合喻老四与张二女成婚的故事,流传在江汉平原及鄂东南一带,已有100多年历史。2006年,《溜老三推车》被列入荆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美食 • 团  子

团子,顾名思义,是在团圆的时候吃的一种当地美食,一般人在元宵节日的时候吃汤圆,监利人就吃团子。它大小如垒球,外皮是米制欠子,里面包馅子。团子集米饭、菜肴于一体,食之方便,味道鲜美,深受监利人喜爱。2021年,监利米团子被列入荆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监利非遗,你了解多少?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的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那么,你知道“非遗”是什么吗?

监利有哪些非遗项目?

监利非遗传承和保护方面有哪些成果?

小编带你一起了解非遗监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其中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以及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

监利处江汉平原腹地,

东临长江、西襟洪湖

农耕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水乡文化

在这里交相辉映,

悠久的历史和地理环境

使监利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景观

和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监利市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5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插秧号子啰啰咚

空旷的田野里,原汁原味的插秧号子啰啰咚响起,声音此起彼落、妙趣横生,旋律高亢、悠长,仿佛从远古时光里倾泻而出,诉说着监利先民的智慧与勤劳。

一方水土,一方风情。“啰啰咚”演唱场景通常在水田,它采用男女接力式的传声唱法,曲式结构具有复调音乐的特色和“无伴奏自然和声”的特点,俗称“打和声”。“啰啰咚”的发音是监南地区的方言,主要以演唱民间唱本为主,内容朴实无华、生活气息浓郁,表现了农民朴野而又乐天的性格,描绘出具有地域特征的民风乡俗,透着天然神韵的本色,成为平原地区唯一具有山歌特点的原生态地方民歌。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啰啰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传承这一民间瑰宝,留住乡愁匠心,监利在柘木、黄歇、朱河、等9个乡镇挂牌成立了“啰啰咚传习所”,培养了一大批啰啰咚传承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荆州花鼓戏

翘着兰花指,荆州花鼓戏所独有的“摘花”动作的艺术美感就自然呈现出来,唱、念、做、打间满满的国风感,让人仿佛有了穿越之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荆州花鼓戏地方特色鲜明,题材来于民间,表演通俗易懂,念白采用天、沔、潜、监、洪部分地区的方言,抑扬顿挫,充满了楚风楚韵;剧目内容也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如揭露封建社会礼教黑暗,歌颂青年男女反抗封建婚姻,讴歌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讽刺达官贵人秉性凶残等。至今保存的监利荆州花鼓戏代表传统剧目有《何业保写状》、《三娘教子》、《绣荷包》、《打莲湘》等200多个。2011年,监利县荆州花鼓戏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放 河 灯

火树银华合,星桥铁锁开。河灯,也叫荷灯、七星灯。远古时,先民一般以荷叶、树皮、瓜果掏空后点上油灯做成。东汉时期,人们开始以纸做成荷花形。河灯做好后,人们大多在江河湖边流放,以祈求好收成、家人幸福平安,或悼念落水而亡的亲朋。

至今,监利南部的朱河、棋盘、桥市等乡镇依然保留有放河灯的习俗。2013年,放河灯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伍子胥的传说

这里是黄歇口镇伍场村,也就是子胥故里。2500年前,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谋略家伍子胥在这里出生,并由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2011年,“伍子胥的传说”入选 名录。

监利已收集、整理有关伍子胥的传说40余篇。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裴纶传奇故事

《裴纶传奇故事》继承了荆楚文化奇诡浪漫的艺术特色,具有构思奇巧、想象丰富、叙事方法灵活、语言精练等特点,讲述了监利人明永乐辛丑科进士、殿试探花裴纶的生平事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平子奇的传说

平子奇的传说以监利县清朝中期的义士平子奇的生平事迹为依据,经百姓口头传承演绎而成的故事。它流传在监利县以及湖南华容、岳阳和江西南昌、河南汴京山东曲阜等地,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2007年,平子奇的传说被列入荆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狮子舞 • 赶五岳

锣鼓响起,在平地上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上各放一张桌子进行舞狮表演,以避邪免灾、吉祥纳福,这就是民间狮子舞《赶五岳》。《赶五岳》以表现狮子的生活形态为主,兼有文狮、武狮的特点。

2006年,《赶五岳》被列入荆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溜老三推车

民间歌舞《溜老三推车》,又叫《赶会》,是一种有简单情节的、表现爱情的歌舞,演绎了溜老三撮合喻老四与张二女成婚的故事,流传在江汉平原及鄂东南一带,已有100多年历史。2006年,《溜老三推车》被列入荆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美食 • 团  子

团子,顾名思义,是在团圆的时候吃的一种当地美食,一般人在元宵节日的时候吃汤圆,监利人就吃团子。它大小如垒球,外皮是米制欠子,里面包馅子。团子集米饭、菜肴于一体,食之方便,味道鲜美,深受监利人喜爱。2021年,监利米团子被列入荆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