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为陈艳红“谈情说法”点赞——追记监利市人民法院龚场法庭庭长陈艳红之五

2021-01-29 10:29

为陈艳红“谈情说法”点赞

王世荣


认识了解一个人,始于颜值、服于才华、敬于人格。

记得初次认识陈艳红,是在2002年,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QQ微信,人与人交往都是面对面。

 而法庭和院机关的人员接触的并不频繁。我虽然上班近十年,但对基层法庭的很多干警还认不全,我还是通过电视屏幕认识的她。

那年湖北卫视到我工作的汪桥、和她所在的新沟两个法庭采访,随后在《法律在线》节目播放。

当时也只30出头的陈艳红,在屏幕中讲述着她办理的一件案件中的家长里短、亲情纠葛、握手言好,呈现了既熟晓法律伦理又懂人情世故的法官颜值,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女法官的温婉自信、为民情怀和爱心传播。

真正接触陈艳红,是2005年我调到周老法庭工作之后,因相邻法庭有较多的工作联动。

在接触交谈中,陈艳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内敛善良的性情,对工作的细心与责任,对同事朋友的真实和坦诚,对当事人的体谅考量和换位思维,对生活追求的淡泊操守。

时隔十余年,亲耳聆听了陈艳红娓娓道来的“谈情说法”,她用平实的言语表达、真切的己身感悟,向我们讲述了基层女法官的心路历程。

有对信仰追求的言行奉法、厚爱高情,有审理裁判的如山执法、不枉私情,有调解劝和的现身说法、实意真情。

彰显了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来自法官群体的温暖、法治信仰的力量、坚持向前的光芒。

也让我再次想起法官赞美诗《信仰》中写到的一段:是什么样的一种信仰,对琐事纠纷不厌其烦,总能秉持中立的立场,是上善若水的涵养,是坚持是责任是担当……

我们法院系统,有经历了法院跨世纪变迁的60后、70后,也有在司法体制改革行进中进入法院的80后、90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监利法院人。

如何做好一名新时代法官、法院工作人员,我认为需要从陈艳红等我们身边法官身上得到启示、借学精神,个人具体体会有三:

一是要明大势、有觉悟。明大势就是要明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向和情势,我们面临的大势,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背景,和法治供需冲突调整的社会格局,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有觉悟就是始终保持对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对自身过错的深刻反省,对美好人格的孜孜追求。

二是要持善良、有温度。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只有用善良的心绪、言语、姿态解读法律,用有温度的细节、体谅、尊重公平对待,才是最好的司法为民,才是对司法公信最好的诠释,正义如雨露,柔情能化雪,靠的就是有温度的善良。

三是要敢作为、有操守。我们都只是法治进程中的铺路石、螺丝钉,我们不求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把手头每一件案件、每一件事情办好,也需要强烈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年轻人,切莫胸怀鸿鹄之志,不愿缚鸡之为。有操守,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底线思维,知敬畏,存戒惧、不逾矩。


为陈艳红“谈情说法”点赞

王世荣


认识了解一个人,始于颜值、服于才华、敬于人格。

记得初次认识陈艳红,是在2002年,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QQ微信,人与人交往都是面对面。

 而法庭和院机关的人员接触的并不频繁。我虽然上班近十年,但对基层法庭的很多干警还认不全,我还是通过电视屏幕认识的她。

那年湖北卫视到我工作的汪桥、和她所在的新沟两个法庭采访,随后在《法律在线》节目播放。

当时也只30出头的陈艳红,在屏幕中讲述着她办理的一件案件中的家长里短、亲情纠葛、握手言好,呈现了既熟晓法律伦理又懂人情世故的法官颜值,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女法官的温婉自信、为民情怀和爱心传播。

真正接触陈艳红,是2005年我调到周老法庭工作之后,因相邻法庭有较多的工作联动。

在接触交谈中,陈艳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内敛善良的性情,对工作的细心与责任,对同事朋友的真实和坦诚,对当事人的体谅考量和换位思维,对生活追求的淡泊操守。

时隔十余年,亲耳聆听了陈艳红娓娓道来的“谈情说法”,她用平实的言语表达、真切的己身感悟,向我们讲述了基层女法官的心路历程。

有对信仰追求的言行奉法、厚爱高情,有审理裁判的如山执法、不枉私情,有调解劝和的现身说法、实意真情。

彰显了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来自法官群体的温暖、法治信仰的力量、坚持向前的光芒。

也让我再次想起法官赞美诗《信仰》中写到的一段:是什么样的一种信仰,对琐事纠纷不厌其烦,总能秉持中立的立场,是上善若水的涵养,是坚持是责任是担当……

我们法院系统,有经历了法院跨世纪变迁的60后、70后,也有在司法体制改革行进中进入法院的80后、90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监利法院人。

如何做好一名新时代法官、法院工作人员,我认为需要从陈艳红等我们身边法官身上得到启示、借学精神,个人具体体会有三:

一是要明大势、有觉悟。明大势就是要明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向和情势,我们面临的大势,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背景,和法治供需冲突调整的社会格局,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有觉悟就是始终保持对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对自身过错的深刻反省,对美好人格的孜孜追求。

二是要持善良、有温度。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只有用善良的心绪、言语、姿态解读法律,用有温度的细节、体谅、尊重公平对待,才是最好的司法为民,才是对司法公信最好的诠释,正义如雨露,柔情能化雪,靠的就是有温度的善良。

三是要敢作为、有操守。我们都只是法治进程中的铺路石、螺丝钉,我们不求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把手头每一件案件、每一件事情办好,也需要强烈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年轻人,切莫胸怀鸿鹄之志,不愿缚鸡之为。有操守,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底线思维,知敬畏,存戒惧、不逾矩。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